你的位置:欢迎使用乐鱼体育App > 新闻动态 > 毛主席想当教师,其实在十大元帅中,有九位都当过教师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0:21 点击次数:74
大家都知道,毛主席心里有个梦想,那就是去学校做个教书先生,传道授业。像在早期的红军大学和抗日军政大学里那样,毛主席常常给学员们上课。
你知道吗,在十大元帅里头,有好几位都曾经做过老师,数一数,足足有九个人呢!而且,这里面还有七个人当过校长。
先说说朱德朱老总吧,他以前可是教体育的老师呢。
朱德小时候学的是考科举的老一套,还参加过县城和府城的考试,可到了1905年,清政府不让考科举了,朱德就去了新学校,后来还在1907年考上了四川省高等学堂下面的体育学校。
毕业后,朱德被安排到了仪陇县的高级小学,做起了体育教学的工作,说白了就是教体育的老师。
因为这事儿,朱德他爸可生了好大一股气。他爸原以为朱德读了这么多年书,回来该是当大官的,没想到竟是回来教书,而且教的还是“体育”,这让他爸觉得太丢人了。
不过经过朱德的开导,我爸也只好认了这个事儿。
但是,仅仅过了一年,朱德便放下书本,加入军队,成功考进了云南陆军讲武学校,从此踏上了充满热血的革命道路。
之后,朱德也在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做过教打仗的老师。
在延安的日子里,朱老总身为八路军的头儿,也到抗日军政大学去讲过课。他和毛主席的讲课风格不一样,毛主席爱引用各种例子,而朱老总呢,就讲自己打过的仗,讲得特别详细,就像在眼前发生一样,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,收获满满。
彭德怀虽然没做过老师,但他可不是人们心里那种“没文化”的样子,他特别爱学习,就算在紧张的打仗时候,也不忘抽空看看书、学点东西。
另外,彭大将军其实也是个诗人,他写过不少好诗,就像那首挺有名的:“庐山雾气浓又浓,风起萧萧挂甲行。一辈子打仗忙不停,老了才得空学种桃。”
林彪从黄埔军校毕业后,就一直和教育有着紧密联系。1936年红军大学创办时,他就被任命为校长。后来红军大学变成了抗日军政大学,林彪还是一直当着校长。
到了打解放战那会儿,林彪还当过东北军政大学的一把手,称得上是咱们军队的“老资历校长”。
林彪虽然话不多,不太爱说话,但他演讲起来还挺有一套,时常站在大家面前讲话,给同学们留下了很深的记忆。
刘伯承大将军与教育有着很深的联系,可以说是十位大元帅里对教育最为上心的一位。
早在中央苏区的时候,刘伯承就当上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校长,长征路上他又做了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的校长,等到了延安,他又变成了抗日军政大学的副校长。
在打仗的解放岁月里,刘伯承不光是第二野战军的头儿,他还同时是二野军政大学的校长和政委。
新中国一建立,刘伯承就放下了手里的军政大权,一门心思扑在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上,他亲自当院长和政委,为我军变得正规、现代立下了大功,这影响可大了去了。因此,刘伯承也被大家叫做新中国的“军事教育老祖宗”。
贺龙大将军和彭老总相似,儿时读书时光并不多,但投身革命后,他特别看重学习,也很关心教育问题。
1925年的时候,贺老总带着队伍来到了湖南澧州津市,他和那里的一些地方上有名望的人还有做生意的老板一起,开了所“半天制的小学”。
为啥这所学校会被叫做“半日小学”呢?
贺老总瞧见津市的街道上净是些小孩,在吆喝着卖香烟、麻花啥的,就为了给家里赚点外快。他心里头不是滋味,就找了些明白事理的人,拜托他们建所小学,好让这些上不起学的孩子有书可读。
大伙议论纷纷,说这些孩子还得赚钱糊口呢,都来上学了,哪还有时间去挣钱啊?
贺老总提议说,要不咱们上午上学,下午干活,干脆就叫它“半天小学”吧。
于是,"半天制小学"就这么办起来了,并且一直持续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。
1945年9月的时候,贺老总在山西吕梁地区搞了个学校,叫贺龙中学,他自己就当上了校长。到了1948年,这所贺龙中学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的步兵学校合到了一起,变成了西北军政大学,贺老总还是这个新学校的校长。
还有,据说在土地革命、抗战和解放战争那些日子里,贺老总尽管非常忙碌,但还是抽空建起了40多所学校,让好几万学生有了学上,这功劳可真不小啊!
陈毅大将军是军事和政治都很厉害的人物,他不仅一直担任军队的重要领导,还特别关心政治方面的教育宣传。在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,他还同时是华东军政大学的校长呢。
华东军政大学刚开始那会儿,规定学员都得剃成光头,不少人心里不乐意,迟迟不肯动手。这时,陈毅校长自己先剃了个光头,开学那天,他摘下帽子,顶着亮堂堂的脑袋对大家说:“这叫一切从头来嘛!”
因为有了陈老总亲身示范的好榜样,学员们开始对华东军政大学有了归属感,这所大学也因此迅速壮大。就连毛主席都亲自写下赞语:“华东军政大学天天进步,为国家培养了好多国防人才。”
罗荣桓是我军里少见的大学生,他在武汉中山大学学成毕业,特别有学问。因为这,他一直很用心地做政治宣传工作,是我军里政工干部里很出色的一位。
新中国成立后,罗荣桓带头办起了解放军政治学院并亲自当院长,给部队输送了近万名做政治思想工作的人才。
真遗憾,1963年罗荣桓元帅就离开了我们,他还是第一位逝世的开国元帅。毛主席非常伤心,写下这样的话:“你现在走了,国家遇到难题我该问谁呢?”
徐向前大将军和朱老总一样,曾经也是个教小学的老师,不过他因为给学生们讲述爱国的事情,很快就被学校解雇了。
丢了工作后,徐向前决定拿起枪杆子上战场,加入了孙中山的警卫队,一同参与了北伐的宣誓出征。
1924年,徐向前成功成为了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,从那以后,他踏上了耀眼的军旅之路。
抗战那会儿,徐向前当过一阵子抗日军政大学的校长,他啥事儿都带头做,给学员们留下了很深的记忆。
聂荣臻元帅也是位大学生,而且他的大学是在国外念的。当年他去法国勤工俭学时,在比利时的沙洛瓦劳动大学学的化学工程。后来,他还跑到莫斯科东方大学继续进修。
回国后,聂荣臻被安排去了黄埔军校,做了政治部的秘书和政治课的老师。在那里,他教出了很多有名的黄埔学生,比如林彪、刘志丹、黄公略、王耀武、张灵甫、胡琏、戴安澜、谢晋元等人。
叶剑英大将军在教育领域也很有一套,他帮忙建起了黄埔军校,还做过教授部的二把手,聂荣臻夸他是“军校里特别有威望的老师”。
在中央革命根据地,叶剑英也做过红军学校的校长和政治委员,给红军训练了好多出色的战士。
抗战那会儿,叶剑英搞了个国民党南岳的游击干部培训班,给国民党军队里不同级别的指挥官上课,教他们怎么打游击战。回到延安后,他还做了军事学院的副院长。
到了打解放战那会儿,叶剑英还做了华北军政大学的校长和政治委员,为部队培养了很多出色的军事和政治方面的人才。
1958年,叶剑英元帅创立了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,并亲自担任院长和政治委员。那一年,他还同时管起了高等军事学院,为新中国的军事教育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。
——想听听更多开国将帅的传奇故事,不妨逛逛历史客栈的专栏,那里有100篇讲述开国将帅生平的文章等着你。
Powered by 欢迎使用乐鱼体育App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